Categories
新聞稿

《香港在職家庭幸福感問卷調查》【2022年12月29日】

《香港在職家庭幸福感問卷調查》發佈

香港在職家庭「WHO-5幸福指標」整體平均僅43分

非牟利機構人員協會(下稱:非牟利協會)及香港社會福利服務從業員協會(下稱:社福協) 一直關注香港基層家庭的福祉。自疫情爆發,「在職基層家庭」身處「長疫境」困境,至今已接近3年,不論生活、工作、社交或子女學業均受到影響,家庭內積累不少壓力。社會上,不少僱員更要同時兼顧工作及家庭責任,身心疲憊。有見及此,香港政府於早年已推動「家庭友善僱傭措施」,希望能透過彈性和包容性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安排,促進家庭成員的福祉,締造和諧家庭和社會。

非牟利協會與社福協,於2022年10月11日至12月1日開展「香港在職家庭幸福感問卷調查」,成功訪問672個在職基層家庭,36.75%受訪者或其配偶,工作場所沒有和不清楚「家庭友善僱傭措施」[1]47.91%受訪者認同「家庭友善僱傭措施」[1]能提高「工作與家庭生活」之間取得平衡;72.92%受訪者認為「工作與家庭生活平衡」,有助提升「快樂感幸福感」。結合各方面因素,非牟利協會與社福協促請政府全面落實鼓勵及推動「家庭友善僱傭措施」[1],提高打工仔「工作與家庭生活」之間取得平衡,更有助吸引更多人(特別是婦女)重新投入勞動市場,有助紓緩目前本港正面對的勞動人口不足的問題。

是次調查對象為年滿18歲或以上的在職基層家庭人士或其配偶。整體調查顯示,30-49歲年齡層受訪者佔56.85%家庭總收入$27,100或以下佔63.24%;每週平均工作時數超過45小時或以上佔37.8%52.53%受訪者育有至少1名在學子女40.78%受訪者與至少1名長者同住

同時,是次調查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發展的量表「WHO-5幸福指標」[2]作為測量情感與心理幸福感的指標。評估由 5 個簡單的問題組成,這些問題涉及受訪者的主觀幸福感,分別用以衡量受試者對平常事物的興趣、正面情感。指標得分由0至100,得分值愈高,則指受試者的主觀幸福感愈高。根據整體調查數字,香港在職家庭「WHO-5幸福指標」[2]整體平均僅43分,當問及受訪者過去兩星期「感覺快樂,心情舒暢」情況只有20.39%受訪者感到多於一半時間;「感覺寧靜同放鬆」只有19.49%受訪者感到多於一半時間;「感覺充滿活力,精力充沛」只有18.45%受訪者感到多於一半時間;「瞓醒時感到清新,得到足夠嘅休息」只有17.41%受訪者感到多於一半時間;「每日生活充滿著有趣嘅事情」只有17.26%受訪者感到多於一半時間。

仔細分析調查數字,積極推動「家庭友善僱傭措施」的工作場所,打工仔「WHO-5幸福指標」48分未有推動「家庭友善僱傭措施」的工作場所,僅33分,明顯看到「WHO-5幸福指標」生活品質由48分跌至33分

疫情為社會帶來了不少困局,基層家庭生活已捉襟見肘,持續多時的疫情為家庭帶來各種困擾,令家庭難以正常生活,不論生活、工作、社交或子女學業均受到影響,家庭內積累不少壓力,是造成家庭快樂程度下降的最重要原因。

香港人的工作時間普遍過長,以致大部份基層家庭都難以抽時間陪伴子女,令他們的工作與家庭生活出現不平衡的情況。雖然政府於2019年1月實施五天男士法定侍產假,又於2020年12月將法定產假由十星期延長至14星期,並為僱主支付因此須多付的額外薪酬,但除了在預產期間作出以上支援之外,政府似乎一直未有動力落實更多家庭友善政策,而以現狀而言香港實在應該作出更多的支援。非牟利協會與社福協促請政府全面落實鼓勵及推動「家庭友善僱傭措施」[1],例如加大力度誘因鼓勵僱主協助員工家庭需要的特別假期,如婚姻假、家長假、恩恤假、特別事假、生日假和敬孝假等。靈活的工作安排,如五天工作周、彈性工作時間、彈性上班時間、居家或遙距辦公、職位共享等,提高「工作與家庭生活」之間取得平衡。推行家庭友善僱傭措施可為勞資雙方帶來雙贏,除紓緩僱員的工作及生活壓力外,推行措施亦有助僱主吸引及挽留人才。從釋放勞動力的角度而言,推行家庭友善的僱傭措施,更有助吸引更多人(特別是婦女)重新投入勞動市場,有助紓緩目前本港正面對的勞動人口不足的問題。

倘若政府加大力度鼓勵及推動「家庭友善僱傭措施」,變相便是提高了對在職家庭在育兒護老的支援,長遠來說有利於推動香港成為真正的家庭友善社會,為市民掃平育兒護老的各種障礙,改善市民的整體生活質素,並從而造就釋放潛在勞動力。

參考資料

[1] 家庭友善僱傭措施包括:協助員工家庭需要的特別假期,如婚姻假、家長假、恩恤假、特別事假、生日假和敬孝假等。 靈活的工作安排,如五天工作周、彈性工作時間、彈性上班時間、居家或遙距辦公、職位共享等。

[2]「WHO-5幸福指標」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80年發表了一個幸福指數的量表,透過五個方向可以簡單的評量一個人幸福狀態。世界衛生組織WHO,早在1948年就為健康下了一個定義:「健康不僅爲疾病或羸弱之消除,而是身體、心理與社會之完全健康狀態。」WHO-5幸福指標 (WHO-5) 是一項簡短的自我評估,衡量當前的心理幸福感狀況。選出在過去兩週中最接近您的感受。請注意數字越高代表愈幸福。例如:如果在過去兩週內,有一半以上的時間,您是否感到愉悅且很有精神。將原始分數乘以4可以得到範圍0到100的百分比分數。百分比分數0分代表可能是最差的生活品質,反之100分代表可能是最佳的生活品質。「幸福」(或稱快樂)是一個抽象的概念,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幸福定義和想法。對個人而言,客觀生活環境與遭遇攸關生活幸福與否,自身最能判斷個人生活遭遇的幸福程度,因此「幸福感」扮演了評估美好生活之關鍵角色。

非牟利機構人員協會 謹啟

二零二二年十二月廿九日

媒體報導

zh_HKChinese